正在加载..
您的购物车是空的。
...您会在购物车中找到更多产品。
总计€239.99
查看购物车
  • 期刊首页
  • 期刊简介
  • 论文科目
    • 心血管疾病
    • 内科
    • 耳鼻喉科
    • 妇科
    • 世界医疗
    • 护理体检
    • 中医
    • 儿科疾病
    • 医药
    • 医疗器械
    • 针灸
    • 传统医学
    • 外科
    • 脑病专科
    • 老年病预防
    • 骨伤科
  • 优质论文
  • 编委会
  • 医疗资讯
  • 联系我们
  1. 联系人及地址
  2. 电话Add:010-56258922、58537301 +852-30786629 ,13911876715
  3. 投稿邮箱 Mail: book768@163.com
  4.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21室
    地 址:香港新界火炭禾寮坑道18号联邦工业大厦6楼C7室

阅读更多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 > 正文

一则客家民间验方止血作用的初步探讨

 
一则客家民间验方止血作用的初步探讨
李俊芳
(嘉应学院医学院 广东省 梅州市 514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客家民间验方对小鼠的止血和凝血效果,为探讨该验方的止血凝血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以KM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验方低、中、高剂组、云南白药组进行实验。通过对剪尾小鼠出血时间的影响,对小鼠血凝时间的影响等试验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验方低、中、高剂量均对小鼠有明显的止血作用(P<0.01~0.05);与对照组相比,验方低、中剂量对小鼠有明显的凝血作用(P<0.01~0.05)。
结论:验方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止血作用与云南白药相当。
【关键词】客家民间验方;止血;凝血
Hemostatic effects of Hakka Proved recipe
Lijunfag
(Medical college of Jiaying University, Guangdong Meizhou 514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 of hemostasis and coagulation of mice. .Methods:By cutting the impact of tail bleeding time in mice, in mice the effects of blood clotting time tes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oved recipe on mice have significant blood clotting.Conclusion: Hakka Proved recipe have a good hemostatic effect.
Keywords:Hakka Proved recipe;hemostasis;coagulation;

该客家民间验方(下称和胃祛痛散)由仙鹤草、白及、赤芍、地榆、党参、炒白术、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气健脾、收敛止血的功效。临床上用于脘腹疼痛、呕吐吞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脾气虚弱者。其中,方中白及、仙鹤草和地榆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而赤芍具有较强的活血祛瘀的功效【1】。目前对和胃祛痛散尚未有现代药理学的研究。基于方中同时具备有活血祛瘀药和收敛止血药,因而对其是否具备有止血作用尚不明确,本实验主要研究不同剂量的和胃祛痛散对小鼠的止血和凝血效果是否有不同的影响,从而为探讨和胃祛痛散的止血机制提供一定的实验和理论基础。
1 材料
1.1实验动物
KM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由嘉应学院医学院药理实验室提供。
1.2 实验药物
和胃祛痛散:实验室自制药粉,不含辅料,3.0g生药/g。原药材饮片由康美药业提供。
云南白药:0.25g/丸。由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150108。
1.3 剂量设置 受试小鼠按临床剂量的5、10、20倍,分别设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为15、30、60g·kg-1·d-1.
1.4 实验仪器
滤纸,剪刀,秒表
1.5 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均采用()表示,用方差分析统计组间差异。
2 实验方法【2】
2.1 止血时间测定 取KM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云南白药组、和胃祛痛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每天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1h后,用锋利的剪刀将小鼠按尾长的10%长度从尾尖往前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开始计时,每隔30s用滤纸吸去血滴一次,直至血液自然停止为止,计算出血时间。
2.2凝血时间测定 取KM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云南白药组、和胃祛痛散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动物每天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1h后,各鼠分别用毛细玻管取血1-2滴,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开始计时,每30s用大头针挑起血液,直至出血血丝时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3 实验结果
3.1止血时间测定
表1和胃祛痛散对剪尾致小鼠血液自然停止时间的比较研究()
组别 剂量(g/kg) N(只) 止血时间(min)
对照组 - 10 25.21±8.39
云南白药 0.17 10 5.59±1.89**
和胃祛痛散低剂量 15 10 14.67±6.32**
和胃祛痛散中剂量 30 10 13.98±3.59**
和胃祛痛散高剂量 60 10 7.82±1.8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1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和胃祛痛散低、中、高剂量均有显著的止血作用(P<0.01~0.05);
3.2凝血时间测定
表2和胃祛痛散对小鼠凝血时间的比较研究()
组别 剂量(g/kg) N(只) 凝血时间(min)
对照组 - 10 1.88±0.84
云南白药 0.17 10 1.27±0.46**
和胃祛痛低剂量 15 10 1.11±0.45**
和胃祛痛散中剂量 30 10 1.18±0.55**
和胃祛痛散高剂量 60 10 1.53±0.8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和胃祛痛散低、中剂量对小鼠血液均有明显的凝血作用(P<0.01),而和胃祛痛散高剂量组对小鼠血液无明显凝血作用(P>0.05)。
4 分析
4.1 止血时间测定
本实验采用剪尾致小鼠出血模型对和胃祛痛散的止血作用进行研究。用锋利的剪刀将小鼠距尾尖处剪断,待血液自行溢出,比较各剂量组的止血时间。
和胃祛痛散组和云南白药组能明显缩短剪尾小鼠的出血时间,以及通过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证明实验条件是适宜的,实验操作也正确。和胃祛痛散高、中、低剂量组均极显著缩短剪尾小鼠的出血时间,可能是方中仙鹤草、白及和地榆起到了明显的止血作用。故实验结果显示出了和胃祛痛散对剪尾小鼠有明显的止血作用,提示和胃祛痛散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4.2 凝血时间测定
云南白药组能显著缩短小鼠血液的凝血时间,通过实验数据的观察分析,说明实验思路及操作的正确性。和胃祛痛散低、中剂量组均能极显著缩短凝血时间,而和胃祛痛散高剂量组对小鼠凝血时间却无明显的缩短作用,可能是由于随着剂量的加大,中药赤芍的赤芍总苷起到了明显的活血作用【3-4】,因而与白及的止血功效起到中和效应。故实验结果显示出了高剂量和胃祛痛散无明显的凝血作用,低剂量的和胃祛痛散能明显缩短小鼠的凝血时间,但随着剂量的加大,凝血作用减小,提示和胃祛痛散的凝血作用随剂量变化。
5 结语
  实践结果表明,和胃祛痛散有止血和凝血作用,故和胃祛痛散用于胃出血应有良好的效。通过对和胃祛痛散止血和凝血作用的研究,为和胃祛痛散的止血和凝血作用的有效性做出科学的评价,为和胃祛痛散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奠定药理学基础,并为临床用药剂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6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1] 中国药典 [S]. 一部. 2015
[2] 文思, 黄萍, 吴清和等. 胃疡宁丸止血作用及其机制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15(6): 26-27
[3] 王琳琳, 丁安伟. 赤芍总苷对大鼠血瘀证模型的影响[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2011, 27(6): 552-554.
[4] 刘庆林. 赤芍的临床配伍应用浅析 [J]. 光明中医,2009, 24(1): 131-132.


上一篇:最新医药资讯
下一篇:改进法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口服药与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疗...

支持单位

  • 中华医学会
  • 中国中医养生协会
  • 中国医师协会
  • 中国女医师协会
  • 北京中科西苑医院
  • 美国先进医疗技术协会
  • 欧洲医疗器械工业协会

关于国际医疗杂志社

  • 刊名: 国际医疗International medical
  • 创刊年:2001年11月
  • 出版者:中国国际出版社
                  国际临床医学研究院
                  国际医疗杂志社
  • 出版地:中国
  • 国际刊号: ISSN 1680-2926
  • 中图发行刊号:611Y0002
  • 期数:月刊: 文种:中文、英文

联系人及地址

  • 电话 Tel:010-56258922、58537301 +852-30697886 ,13911876715
  • 投稿邮箱Mail: book768@163.com
  •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21室
    地 址:香港九龙尖沙咀科学馆道14号新文华中心A座9楼917B室
法律
国际医疗杂志社